金沙集团1862cc(官方VIP认证)-ios/Android版

曲宝涵

    2013.11.25                浏览数:0

从事教育工作至今,他在大学讲坛上耕耘了30余年,他是山东省应用化学先进教学团队的带头人,是山东省化学专业基础系列精品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和“专业基础实验”的总负责人,是“山东省优秀教师”,也是“山东省教学名师”。

他在科研道路上孜孜以求,人工模拟银杏杀菌剂这一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一种新型的仿生农药的成功研发就饱含着他的心血与汗水,他是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的获得者,也是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山东省有杰出贡献的青年专家。

30余年来,他始终怀揣着梦想执着前行,受惠于他的企业、农民感激他,受教于他的学生敬重他,并肩工作的同事尊重他,他就是金沙集团1862cc院长曲宝涵教授。

为师梦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这是曲宝涵教授一以贯之的教育指导思想,也是他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毕生追求。

曲宝涵教授主要从事化学教学工作,先后承担了学校研究生和本科生的“无机化学”、“高等无机化学”、“普通化学”、“绿色化学与化工”、“仿生农药研究方法”等教学任务。不论是作为当年的入职新人还是现在从教30余年的老教师,长期以来,他在教学中始终保持着积极探索、大胆创新的作风和劲头。就像他常说的,他非常热爱自己的工作。因此,为教书育人所做的一切都是发自内心的,他打心眼里想把教师这个职业做得更好。

同学们说他的课总是充满激情,他总是认为,师者,言传身教而育人。

曲宝涵教授常说,“为学先要学会为人。踏踏实实做人,才能够认认真真做学问。”他告诉他的学生,如果有下列情形,不要进他的实验室:无理想抱负;懒惰或不能自觉学习工作;经不起挫折和失败,无恒心和毅力;心胸狭隘、自私自利、没有忠诚或集体荣誉感;对本实验室的研究不感兴趣;不大量阅读相关文献;人云亦云,无批判性思维能力。在曲宝涵教授看来,“身教”重于“言传”。实验台上,曲宝涵教授亲自带领学生操作,他也会有意识地引导每位学生立足所长,分工负责。实验室里,他总是来得最早,走得最晚的那一个,节假日也照常工作。学生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日长月久,学生们受他影响,整个团队形成了踏实勤勉的作风。

几乎每一位刚进曲宝涵教授实验室的学生,都对他的“科研人生”深有感触。为了培养学生的德才和意志,曲宝涵教授总是用自己的经历去激励、鼓舞他们。“在学术面前,如果你不懂,就要不耻下问。”“你可能不聪明,但你不能不努力”……这些话语,曲宝涵教授的每位学生都耳熟能详,每个人都能从中深受启发、受益匪浅。

他承担了以化学课程体系为主要内容的教学改革工作和教材建设工作,先后主持完成了山东省教育厅“高等农业院校有关专业化学类和生物类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农业院校应用化学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和校级教学研究等20余项课题,是山东省精品课程“普通化学”“无机化学”的负责人,是山东省化学专业基础系列精品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和“专业基础实验”的总负责人,是山东省应用化学特色专业负责人,是山东省化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和山东省应用化学先进教学团队的带头人。主编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基础化学实验”和农业部“十二五”规划教材“普通化学”等10余部,共获得各类教学奖励10余项,其中山东省优秀教学成果6项。“基础化学实验课程改革的研究”、“化学实验教学新体系的探索和实践”和“农业院校应用化学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分别获得山东省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主编的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基础化学实验”获得山东省优秀教材二等奖。先后获得“山东省优秀教师”、“山东省教学名师”等荣誉称号。

科研梦

身着白色大褂,长时间目不转睛地对着仪器观察实验反应,或者不顾白天黑夜地守着整个实验过程,这是旁人对于化学实验的想象。然而真正在化学领域求知的人,却远不只是我们所设想的样子。他们更是透过种种现象,揭示真理,改造自然,不断丰富物质世界的探索者。

在数据库中搜索“曲宝涵”,可以看到他所发表的一系列高水平论文,但是这些高水平论文背后的故事却是我们无法想象的。

“桌子上放着一个酒瓶,这是谁都能发现的现象,但是酒后的‘故事’却不是每个人都知道的,而曲老师就是那个要抓住背后关键问题的人。”学生们这样描述曲宝涵教授。

曲宝涵教授参加的人工模拟银杏杀菌剂的研究工作,先后获得山东省科技厅、国家科技部、国家自然基金和山东省重大攻关等课题的经费支持。通过对“拟银杏农用杀菌剂”的研究,完成了银杏中活性物质的发现、结构鉴定,农用杀菌剂仿生合成、中试研究和技术推广等工作,证实了银杏各器官均含丰富的农用杀菌、抑菌物质。分离提纯出具有生物活性较多的化学物质——白果酚,并以其化学结构为模板,首次仿生合成了达国际领先水平的农用杀菌剂“银果”“银泰”和“仿生安”。

中央电视台2003年3月23日在“科技博览”栏目中报道说:“人工模拟银杏杀菌剂是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一种新型的仿生农药,它的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农药研究和农药工业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该研究成果已经获得7项国家发明专利。其中杀菌剂“银果”的生产技术以500万元实现了技术转让,杀菌剂“仿生安”的生产技术以600万元实现了技术转让。曲宝涵教授的这一科技创新成果,已经用于农业生产,并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农作物的丰收和农民的脱贫致富、奔小康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30余年来,他在科技创新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中“人工模拟银杏杀菌剂的研制和应用”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银果’和‘银泰’农用杀菌活性的发现与应用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高效安全仿生农用杀菌剂——仿生安的研制”获得山东省技术发明二等奖;“植物源仿生农用杀菌剂仿生安的研制与应用”获得中华农业科技奖三等奖;发明专利“临丙烯基苯酚合成方法和用途”获中国专利优秀奖和山东省专利发明金奖。

诸多的荣誉点亮了曲宝涵教授的科研之路,而这条路上的艰辛与汗水,只有曲宝涵教授自己知道。

兴院梦

2008年7月金沙集团1862cc刚刚成立,曲宝涵教授受命担任首任院长。由化学化工、材料和药学学科组建的学院,学科发展不平衡,师资力量薄弱,科研能力和水平低,科研经费少,这些都制约着学院的发展,在这时要挑起大梁,曲宝涵教授承受着很大的压力。

曲宝涵教授带着一股执着的热情,调研省内外高校同行学科专业发展和企业需求,调研学校农业大类学科相关学院,同企业专家和教师交流。渐渐的,一幅学院的发展和改革的画卷在他的心中悄然形成。调整学科专业方向,走同农业产业结合的特色发展道路,将精细化学品、农用化学品、农用材料、生物材料、农用产品化工等作为学院学科专业的方向,调整了6个本科专业的专业方向。

人才兴院,科研强院。曲宝涵教授坚持“广开渠道引人才”,以大师建团队,组建学科科研创新团队和平台,吸引更多教师加入团队。5年来共引进博士学位教师27名,定向在职培养12名,其中,引进四层次以上的人才8名。学院专职教师由成立之初的59名增加到81名,其中博士学位教师由32%增加到73%,高级职称教师比例达到60%以上,新组建四个科研创新团队,学院的师资队伍学历、职称和学院结构有了明显的改善。人才的优势体现在学院的科研优势,近几年来获得国家级科研项目的立项和科研经费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发表高水平的SCI论文的质量和数量大幅增长。

筑梦、追梦、圆梦,三十年来,曲宝涵教授怀揣理想与信念,正在青岛农业大学书写着新的传奇。

  • 上一篇: 没有了
  • 下一篇: 吕海涛
XML 地图